智慧未來-創業、創新與轉型

 列印  2025-04-29

中央大學企管系書報討論演講心得

演講者:宜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簡川勝董事長

演講日期:114年4月23日

演講題目:智慧未來-創業、創新與轉型

撰文者:企管系 吳仲茵


這次有幸聆聽簡川勝董事長的分享,讓我對創業與職涯選擇有了更深層的理解。他以自身豐富的經歷,談到人生就是一段不斷選擇的旅程,從學生時代的校系選擇,到職涯方向與創業挑戰,每一個選擇都會導向不同的可能, 每個抉擇都會影響我們未來的方向與格局。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提到「年薪 400 萬 vs新創事業」的抉擇。這不僅僅是金錢與夢想的拉鋸,更是對未來風險與價值的判斷。 而董事長因為有家人的支持,毅然決然選擇走向創業的道路,證明了堅持與努力的重要性。 其中他提到「( 70%運氣+30%實力) × 努力」, 其中真正關鍵的是「努力」這個乘數。 雖然成功不能完全控制,但只要不努力,機會等於零。 讓我體會到選擇固然重要,但持續的投入與堅持才是讓選擇成真的關鍵。

在創業的過程中,簡董事長也強調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如何從第一家新創,到後來成立宜鼎、成為全球工業儲存市場的領導者。他不斷轉型、擁抱技術浪潮,選擇在關鍵時刻「轉身」而非僅僅「轉型」,這種前瞻性的眼光與行動力值得我們學習。

在演講的過程中,簡董事長非常強調「人脈」 積累的重要性。他認為人脈並不是在需要時才臨時建立的工具,而是一種長期經營的過程。 他也談到「人脈、專業、領導力、抗拒誘惑」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元素, 他建議我們要主動參與各種活動、社群與專業領域的聚會,不只為了認識人,更是為了在互動中累積信任感與合作機會。 讓我體會到在平時的學習與工作中,更要積極拓展人脈圈、提升自身的軟硬實力。

他也談到技術與市場之間的關聯。他分享自己如何從傳統產業跨入 AI 與工業應用,並選擇投入Edge AI 這樣具未來性的領域。他指出在面對市場轉變時,與其被迫「轉型」,不如主動「轉身」,這種主動調整方向的能力,是企業能否持續創新的關鍵。 在變動快速的時代,唯有不斷學習與保持彈性,才能抓住下一波浪潮。

另外,在回答問題的環節中, 簡董事長被問到「課業壓力與實習機會之間該如何取捨」時,給出了一個很務實卻也深刻的回答。他認為,這不只是時間管理的問題,更是關乎「你到底對什麼有興趣」 。 他鼓勵學生應該先回到自己內心,思考真正熱愛的是什麼。當找到內在真正有熱情的領域,不論是課業還是實習,做起來都會更有動力與方向。若只是為了履歷而實習、或為了成績而讀書,很可能會陷入迷惘與倦怠。 早點認識自己,比做出任何表面上的選擇都更重要,因為只有找到興趣所在,才有可能在未來持續投入、做出成績。

人生的選擇並無對錯之分,重要的是做出選擇後能否持續突破自己。 簡川勝董事長最後強調「正向思考、利他、保持謙遜」是選擇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態度。這不只適用於創業,更適用於人生每一個關鍵時刻。



發佈日期:2025-04-29
發佈人:彭莉舒
聯絡電話:03-422-7151分機66100、66110、66150
E-Mail:lishu@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