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的現況及未來展望、小型核電發展潛力、電力規劃及企業發展關係

 列印  2025-04-18

中央大學企管系前瞻產業創新創價講座演講心得

演講者:物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徐旻宏創辦人

演講日期:114年4月10日

演講題目:太陽能的現況及未來展望、小型核電發展潛力、電力規劃及企業發展關係

撰文者:電機系 沈侯汰

這場講座不同於我原先預期那種高談闊論成就與未來藍圖的風格,徐創辦人更多是以一種沉穩且真誠的語調,娓娓道來他創業路上的每一道彎、每一次跌倒,還有每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這場分享,對我而言,不僅是一場產業洞察,更像是一次與自己信念的深度對話。

在演講中,他最後提到一句話:「Reduce Emissions but not Ambition。」這句話雖然出自能源轉型的語境,原意是強調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不能削弱產業發展與創新動能。然而,在徐先生的詮釋裡,我聽到的重點卻是「不減志」。他坦言,創業最大的困難從來不是資金或技術,而是在無數次跌倒、無數次懷疑自己時,還能不能回到那個「為什麼要出發」的初衷。他分享道:「我的技術能改變全世界。」這不是一句狂妄之語,而是一種信仰——相信科技有解決真實社會問題的力量,也相信只要懷抱初衷,就不會被困難擊退。這種信念,是他能走到今天的根本支柱。

這樣的分享讓我深受震撼,身為一名學生,我曾單純地以為只要具備技術和熱情,就能理直氣壯地走向夢想。然而現實的挑戰往往遠比想像中複雜。像是做專題時,專案進度落後、成果不盡理想、團隊意見分歧,這些困境時常讓我感到力不從心。但在徐先生那句「不減志」的話語中,我彷彿重新看見了答案——不是每個人都能改變世界,但每個人都能選擇不放棄自己的志氣。

我開始回想,那些真正值得我敬佩的人物,他們也都擁有類似的特質。像是張忠謀先生,他當年放棄美國優渥的工作環境,回到當時尚未發展成熟的台灣創辦台積電。在最初,幾乎沒有人相信台灣能在全球半導體領域站穩腳步。但他堅定地相信自己對技術與未來的判斷,不斷堅守品質與長期主義。今天的台積電早已是全球晶圓代工的龍頭企業,他的成功來自於不畏艱難的選擇,而非完美的起點。

抑或像是馬斯克,SpaceX初期連續三次發射失敗,第四次若再失敗,公司就將走向破產。但他沒有退縮,甚至賭上個人所有資產,只為實踐人類探索太空的夢想。如今,SpaceX 不僅讓商業太空成為現實,更顛覆了整個產業模式。他的志向從未因為現實打擊而縮小,反而因為堅持而成就了更大的未來。

這些人物之所以讓人敬佩,從來不只是因為他們最終的成功,而是他們在一切看似無望時,仍選擇相信自己當初的志向。這份不減的志氣,是穿越逆境的唯一通行證。

回到我自己,身為一名電機系學生,在未來無論是走入產業、研究、或是某天想創業做出點改變,我想我真正應該帶著走的,不是某一項技術或特定的資源,而是這份「不減志」的心。即使未來的道路不會一路順遂,但只要我記得初衷,持續相信自己選擇的方向,那麼即使跌倒,也會有再次站起來的理由。

「Reduce Emissions but not Ambition」,對我而言,早已超越字面上的減碳口號,更像是一種人生信念的濃縮。在邁向未來的路上,我不確定能不能真正改變世界,但我可以選擇不讓世界改變我的志氣。就像徐旻宏創辦人所示範的那樣,真正重要的從來不是一路順風,而是——在困難之中,仍選擇不減初衷、不減志氣、不減夢想。

▲徐旻宏創辦人與馬堅勇董事長、企管系曹壽民主任合影。

▲徐旻宏創辦人與中央大學企管系同學合影。

發佈日期:2025-04-18
發佈人:彭莉舒
聯絡電話:03-422-7151分機66100、66110、66150
E-Mail:lishu@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