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二代的逆襲:從法律人到半導體設備供應鏈的關鍵推手

 列印  2025-04-02

中央大學企管系前瞻產業創新創價講座演講心得

演講者:志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梁又文總經理

演講日期:114年3月20日

演講題目:企業二代的逆襲:從法律人到半導體設備供應鏈的關鍵推手

撰文者:機械系 謝惠安


參加這場講座,最大的收穫就是看到了一個不走尋常路的企業二代如何帶領老字號工業公司成功轉型。梁又文,一個原本計畫35歲退休的法律人,卻因一場意外的官司,被迫走上接班之路,最終讓家族企業志聖工業從傳統PCB設備商,變成台積電先進封裝供應鏈的重要夥伴。這個故事不只是企業轉型的案例,更是關於選擇、適應與成長的人生啟發。

梁又文的故事,讓人想到棒球比賽裡的「中繼投手」。原本並不打算上場,卻因局勢突變,臨時被推上投手丘。他的法律背景就像是習慣投變速球的投手,卻突然要適應一場講求精準火力的快球戰。但他沒有選擇退場,而是靠著「快速摘要」的能力,迅速理解公司運作,並用商業思維帶領志聖闖出新路。他曾形容自己進公司初期,就像「插班生」,要快速補上經營管理的學分,甚至一週要讀上百頁簡報,只為了掌握工廠營運的細節。這種學習精神,對於還在大學階段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一種很強的啟發——不論起點在哪裡,願意學習、適應環境,才是決定我們能走多遠的關鍵。

他的轉型策略也充滿創意,特別是他解決員工轉型恐懼的方式。當公司決定跨入半導體設備產業時,許多員工擔心離開熟悉的部門,甚至連兩個部門之間搶車位都能鬧出糾紛,這讓他意識到企業文化的問題。他沒有強迫大家改變,而是用「同理心」設計了一場大規模的「轉隊計畫」——員工可以帶著自己的小組一起轉部門,薪資、福利不變,甚至還有額外獎勵。結果,大家從原本的不安,到最後成功讓新部門的營收成長三倍,這就像球隊換上新陣容後,一開始不熟練,但透過默契的建立,最後反而打出更強的戰績。

聽到這裡,我不禁想到我們大學生在求學過程中,面對跨領域學習時的掙扎。許多人會覺得自己的本科系已經決定了一生的職涯,但梁又文的經歷證明,背景並不會限制你的未來,而是你的學習彈性與應變能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他本來讀法律,畢業後進入避險基金,但後來卻能成為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推手,這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此外,他在演講中提到,很多時候企業不是輸在技術,而是輸在「門票」——也就是客戶信任。他發現,台灣的設備公司經常被國際大廠嫌「規模太小」,進不了供應鏈,於是他成立了「G2C聯盟」,將志聖與其他兩家公司合併成一個「大聯盟」,共同打進半導體設備市場。他把這個策略比喻成打快攻——當對手防守嚴密時,單打獨鬥很難突破,但如果能迅速傳球,讓隊友接應,整個團隊的機動性就大幅提升,最終反而能攻破防線。這也讓我想到,學生時期建立「人脈聯盟」的重要性,無論是學習、比賽,還是未來求職,都需要找到可以互相幫助的隊友,而不是單打獨鬥。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人生規劃。他原本計畫35歲退休,但現實卻完全改變了他的軌跡。這讓我想到,我們常常會給自己設立各種「理想的終點」,但真正的挑戰是,你是否願意隨時調整步伐,抓住突如其來的機會?或許現在我們還在為課業、實習或未來方向煩惱,但梁又文的故事告訴我們,關鍵不在於「你現在在哪裡」,而是「你如何應對變化」。

這場講座不只是關於企業經營,而是充滿了對大學生涯的啟發。無論是他從法律轉戰科技業的勇氣,還是用團隊合作打破企業界限的思維,甚至是面對變化時的適應能力,這些都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或許,當機會來臨時,我們都應該像Frank一樣,換個方向思考,柳暗花明又一村。

▲梁又文總經理與馬堅勇董事長合影。

▲梁又文總經理與企管系曹壽民主任合影。

發佈日期:2025-04-02
發佈人:彭莉舒
聯絡電話:03-422-7151分機66100、66110、66150
E-Mail:lishu@ncu.edu.tw